上周带煤球去草地玩,回家摸它后背——「哎?这毛咋硬邦邦?」扒开一看,一只「黑芝麻」粘在皮肤上!煤球「缩成毛球」发抖——「妈,痒!」(煤球:「本汪的毛,是「蜱虫游乐场」!」)。兽医说:「蜱虫刚叮咬时,口器扎进皮肤,别硬拔!」
2. 「吸血狂」:鼓成「小血包」
第二天,那个「黑芝麻」变成「红豆」——煤球「疯狂蹭墙」:「妈,疼!」(煤球:「本汪的血,是「蜱虫的奶茶」!」)。我用镊子夹住蜱虫脑袋(离皮肤0.5cm),它「啪嗒」掉地上——「妈,你捏死它没?」(煤球:「本汪的仇,终于报了!」)。
3. 「康复期」:涂药「防感染」
兽医给煤球涂「宠物专用驱虫药」,又喷「消炎喷雾」——「妈,这药,比我的磨牙棒还凉!」(煤球:「本汪的伤,是「灭虫勋章」!」)。现在它「蹦跶着要追猫」,仿佛在说:「本汪的毛,又变蓬松啦!」(煤球:「本汪的美貌,是「护狗大战」的胜利品!」)。
第三章:主人必看!灭蜱「三大黄金法则」·本小姐的「实战宝典」
别再「乱处理」!本小姐总结了「三大杀手锏」,包你家狗从「蜱虫战场」变「蓬松小可爱」!
1. 做:戴手套+用镊子,别当「暴力拆弹员」
发现蜱虫,先戴「橡胶手套」(防唾液感染)!用「细镊子」夹住蜱虫「头部」(别捏肚子!),慢慢往外拔——「妈,轻点儿!」(煤球:「本汪的肉,比豆腐还嫩!」)。如果蜱虫「断在皮肤里」,立刻涂「碘伏」(别用酒精!会刺激伤口)。
2. 做:定期驱虫+梳毛,别让蜱虫「安营扎寨」
每月给狗喂「口服驱虫药」(比如「阿苯达唑」),外用药选「滴剂」(比如「福来恩」)!本小姐每周给煤球梳毛(用「排梳」),藏在毛里的蜱虫「无处可藏」——「妈,你梳我,比我自己挠痒痒还爽!」(煤球:「本汪的毛,是「灭虫雷达」!」)。
3. 做:环境清洁+防草地,别让蜱虫「卷土重来」
蜱虫爱躲「草丛」「灌木」!遛狗时避开「潮湿草地」,回家后用「宠物专用消毒液」擦爪子、肚皮——「妈,这味儿,比我的沐浴露还冲!」(煤球:「本汪的家,是「灭虫堡垒」!」)。
避坑警告: 别用「人用花露水」!狗皮肤薄,会「灼伤」(兽医原话:「这是「拿狗的皮肤开玩笑」!」);别用「火烧蜱虫」!会烧伤狗毛(本小姐朋友家的狗,被烧出「秃斑」...)。
讨论时间:你家狗的「蜱虫迷惑行为」有多离谱?
现在轮到各位铲屎官发言了!本小姐先丢个瓜:
👉 你家狗长蜱虫时「最爱」藏哪里?是「后背」还是「爪垫」?(本小姐提名:朋友家的柯基,蜱虫藏在「尾巴根」,现在尾巴「秃成小扫帚」...)
👉 你试过哪些「奇葩灭虫法」?(本小姐:我家煤球长蜱虫时,我给它戴「防虫项圈」,结果它「把项圈啃成碎片」...)
👉 如果你家狗「蜱虫咬到手」,你会「慌得不行」还是「淡定处理」?(本小姐:当然是「淡定处理」!毕竟,它的健康,比我「手残」靠谱多了~)
最后警告: 蜱虫是「入侵者」,不是「小可怜」!你护着它,它才会用「蹭手」「蹦跶」护着你呀~ 毕竟,能陪你从「蜱虫战场」到「蓬松小可爱」的,可能就是这只「灭虫小战士」呀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