奔腾的黄河水,经过老牛湾一个优雅的转弯后,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征途。行至晋陕峡谷中段,被粗粝傲慢的河道顶起来又闪下去。浩浩荡荡的船队在这里不得不停下前行的脚步。于是,便有了四方商贾,有了成败荣辱,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——碛口古渡!
黄河行船,谈“碛”色变。延绵数千里的黄金水道在大同碛面前戛然而止。于是,碛口古渡便成了货物中转的“水旱码头小都会”。因而成就了清朝至民国200年间商贾云集、繁华鼎盛的“九曲黄河第一镇”——碛口古镇。可以说,没有湫水河,就没有大同碛的形成,没有大同碛,也就没有碛口古渡的繁华。
据《碛口志》记载,碛口之名,最早见于《隋书》。千百年来,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中,碛口商贸发展时兴时衰,几经挫折。
像大多数黄河边的古渡口一样,碛口古渡既是商贸重镇,也是军事要塞。从当年抗击匈奴的前沿阵地到后来红军东渡的重要渡口,碛口古渡的历史因千年烽火而愈发厚重。
生活在碛口的人是幸福的,他们与古渡为伴,经历着岁月芳华,追忆着黄河往事,也畅想着美好明天。忙时各司其事,闲时一杯清茶,这一湾古渡,赐予了他们从容而淡定,自信又坚强的性格。
恰星汉与渔灯同烁,心已随黄河水远行。新时代的碛口人,早已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寄托在了眼前的这一湾黄河水中。而碛口古渡,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,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美好……
来源│山西省图书馆
编辑│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
分享
收藏
点赞
原标题:《放映厅 | 《黄河古渡》碛口,古渡西风黄河情》
阅读原文